古惑仔上映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
但我也多少听过山鸡,陈浩南,铜锣湾,以及洪兴的传说。
他们在我的印象中就是光着膀子,拿着砍刀的混混形象。
终于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把六部古惑仔完整的看完。
同为黑帮片,吴宇森的《英雄本色》里的黑帮像是存在于江湖传说中侠客,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
小马哥戴着墨镜用美钞点烟,穿着风衣拿着冲锋枪大杀四方,在白鸽纷飞的教堂殊死搏斗,像一首浪漫而又悲壮的诗。
杜琪峰《黑社会》里的黑帮则像真实黑社会的写照,充满了勾心斗角,这里的人全都利益至上,崇尚忠义的人在这里没有好下场,只有心狠手辣,杀伐果断的人才能在这里生存,并登上话事人的位置。
而古惑仔中的黑帮像是流传在街头巷尾的民间故事,既真实而又虚幻。
他们好像离我们很近,代客泊车,收保护费,在菜市场,洗浴中心拿着棒球棍钢管闹事打架,出没在霓虹闪烁的夜里。
近的好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古惑仔,“掌管一方”。
但又离我们很远,这里的人都善恶分明,靠着够狠,义气,兄弟多就可以行走江湖,与现实生活比起来,这里的人简单而又纯粹。
也许这种既真实而又虚幻的感觉最令人着迷,吸引着那个时候的年轻人。
电影中的古惑仔打斗时摄像机的晃动让人感觉到一种混乱与嘈杂的感觉,增强了代入感。
《胜者为王》里山鸡和表哥在夜总会遭遇袭击的镜头很有意思,声色犬马的晃动镜头里图穷匕见,出刀瞬间的画面像极了漫画。
莫名感觉山鸡和《黑社会》里的飞机很像,讲义气,够狠,一根筋。
但飞机却只能在街头狼狈的躲避追杀,而山鸡却成为了台湾与日本黑帮的掌控者,也许这就是《古惑仔》的迷人之处吧。
端木若愚这是一个不容易让人很快记住的名字,这是一个让人无比怀念的脸庞。
带着热血我们在人在江湖里告别了巢皮,告别了B哥,以为这就是江湖,打打杀杀,生生死死。
带着心痛我们在只手遮天里告别了小结巴,这心痛裹挟着危机,看似快意恩仇,以为新王登基势必甩掉包袱。。。
带着可惜我们在战无不胜里告别了大天二,在龙争虎斗里告别了蕉皮,伙伴们事业刚刚走上正轨,好日子好像刚刚到来,年轻的生命却戛然而止,如果我们是主人公,也许也要陷入迷惘。。。
旧人去,新人来,我们又认识了牧师的女儿淑芬,早早蹲苦窑的大头,欣欣,美玲。
这是一个和整部胜者为王毫无关系的一个桥段,但这又是整个系列电影无比触动人心的桥段。
台北的街头,熙熙攘攘,美玲撒娇着送给浩南的手表,一言不合生气而去。
此刻,一张脸庞出现,混合着记忆中的她,反复切换,女子仿佛迷路一样,仿佛正等待她的爱人将她唤回。
爱情岁月的音乐响起,呢喃一般,如同在回忆许久未见的故人,她是谁?
是她吗?
浩南带着我们追了上去,我们握紧拳头,盼望千万不要错过,与此同时,过往在一起的画面不断在眼前闪现。
直到地铁上,面对面坐下,男主和我们几乎都可以确认了,这脸庞,的确是她,那个男主多年依然在梦中呼唤的她,那个共患难,同生死的她。
男主想起了最后一次与她面对面,是她满手鲜血的抚摸自己的脸庞。
“你为什么一直跟着我”“你很像我的一个朋友”“你很直接”“我的那个朋友已经不在了”“我是陈浩南”“我是端木若愚”生活不是奇幻,电影也有它自己的现实的设定。
她不是小结巴,她叫端木若愚。
每次面对端木,男主眼神里尽是怜爱,满是欣喜。
你我都恍惚以为,一切,又将重新开始。
“我要结婚了,我不想为了。。。
我知道你的故事很动人,但我不是阿细,对不起,再见”男主再次将她揽入怀中,端木没有拒绝,男主想吻端木,端木避开了“对不起”音乐再次响起,端木走了。
男主望向远方,观众此刻泪目。
的确,这是一个讲述成长和失去的悲伤的故事。
电影里德江湖人,踏入江湖多数为无奈,江湖人的成长代价更大。
有人问,端木的出现到底是恩赐,还是惩罚。
我想,握紧我们此刻爱人的手,不要让对方变成端木,才是电影最希望我们做的。
拍到第六部,政治的隐喻表面化。
山鸡的势力兼具香港和日本,雷公子则是美国,他们初来乍到,在父辈留下的台湾进行角力。
山鸡被本地帮会排斥,理由是他不是台湾人,这场景怎能不让人想到八年后马英九对着电视镜头奋力地争辩自己也是台湾人。
时值二〇〇〇年大选,影片所谈论的世代交替和黑金政治都符合当年意气风发的陈水扁的政治宣言,若干年后看来,则成为他倒台的绝妙讽刺。
原来影片里那么多聪明人说的至理名言,到头来敌不过土人忠勇伯说的一句粗话:“这些政治人物的话,你不要把它当真。
你要把它当真,狗屎都可以吃的。
”编来编去,第五部山鸡缺席,已经有偏离原有风格的趋势,第六部终于穷途末路。
张耀扬第三次出来为恶,第三次死掉。
莫文蔚莫名其妙地消失,主角陈浩南则继续滑向琼瑶故事的深渊,郑伊健的表演令人失望。
时代变了,适可而止。
古惑仔电影在短时间内掀起巨大社会反响,风头出尽,荼毒青少年,但郑伊健和陈小春领衔的正篇在这部《胜者为王》之后,划下句点。
下面这一部分不知道放在哪里合适,姑且放这。
在很多方面,《古惑仔》就是香港的《无仁义之战》。
虽然在艺术成就上明显不如,但古惑仔和无仁义之战一样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时代的政治气候和社会生态。
无仁义之战始于百废待兴的原爆废墟广岛,古惑仔的战争则在世纪末人心惶惶的前九七香港点燃。
第一部《无仁义之战》开场便是广岛原子弹的巨响。
开篇的旁白说道:“战争结束一年。
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新的暴力势力在这块没有秩序的土地兴起。
面对无法无天的社会,人民只有自求多福。
”古惑仔的首部《人在江湖》开头的文案是:“一九五六年,石峡尾大火,香港政府为安置灾民,大量兴建徙置区。
随着战后一代迅速成长,数以万计的家庭生活在狭小单位中,加上父母为口奔驰,填鸭式制度又不完善,许多少年人因此走上岐途。
徙置区球场成了他们发挥精力的英雄地,也成为古惑仔滋生的温床……”《无仁义之战》脱胎于饭干晃一的小说;《古惑仔》改编自牛佬的漫画,但情节很快便牛头不对马嘴。
两个系列的主角,广能昌三和陈浩南,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性情,虽然在黑道中越走越高,却始终有游离的气质。
面对高处不胜寒的环境,常常有身不由己的感悟。
虽然说的是黑社会,但黑社会常常成为社会黑的注脚,黑帮的斗争总能让人联想到同时代的政治事件。
《无仁义之战•代理战争》气势逼人地将西日本的黑道斗争与美苏争霸的世界形势相提并论。
《战无不胜》的屯门投票则半真半假地揶揄香港特首的选举戏码。
两个系列发展到后期,都有明智的领导人(武田明、蒋天养)企图顺应潮流,在新时代中洗白脱身。
作为“史诗”,两个系列都枝繁叶茂,深作欣二有《仁义的墓场》《北陆代理战争》和新无仁义之战若干,古惑仔系列也有十余部外传前传正传,能扯上一星半点关系的更不计其数。
另外两个系列都有“死人复活”的恶心癖好。
相同的演员总被不断拉出来填进不同的角色。
两部中最有意思的角色,则是金子信雄饰演的山守义雄和李兆基饰演的基哥。
山守气质猥琐,但自有过人之处,迄立黑道二十余年而不倒,可谓奇葩。
基哥则前前后后数次见利忘义出卖陈浩南,却总能安然渡过,事后又跟陈浩南称兄道弟嘻嘻哈哈,也是一朵奇葩。
拍到第六部,政治的隐喻表面化。
山鸡的势力兼具香港和日本,雷公子则是美国,他们初来乍到,在父辈留下的台湾进行角力。
山鸡被本地帮会排斥,理由是他不是台湾人,这场景怎能不让人想到八年后马英九对着电视镜头奋力地争辩自己也是台湾人。
时值二〇〇〇年大选,影片所谈论的世代交替和黑金政治都符合当年意气风发的陈水扁的政治宣言,若干年后看来,则成为他倒台的绝妙讽刺。
原来影片里那么多聪明人说的至理名言,到头来敌不过土人忠勇伯说的一句粗话:“这些政治人物的话,你不要把它当真。
你要把它当真,狗屎都可以吃的。
”
太好看了,实在是太好看了,沉浸在剧中无法自拔!!
作为一个00后大学在读女生,以前我就听闻过这部剧的大名,但是没有看过,也错过了这部剧的最佳观赏年代。
像我们00后读小学、读初中的时候早就已经过了古惑仔的风潮,但是小的时候身边经常有那些来打工的20多岁的年轻男女就打扮的非常的时尚,满手臂的纹身就觉得好吓人。
今年放假闲的没事儿剧荒了,无意中点开来看看,结果一看就停不下来了,真的太好看了\(//∇//)\,真的看上瘾了,一连刷完了七八部,特别感慨。
陈浩南实在是太帅,太帅了!
完全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小鲜肉能比的!
陈浩南真的太有魅力了,光听这个名字威风凛凛,再看他那个帅气高大的外表,一头长发飘飘真的好帅!
作为一个黑帮大哥,跟女朋友小结巴的爱情故事也特别触动人心,一整个系列看下来最关心的就是两个人的感情线,好虐心啊。
特别是黎姿和郑伊健告别的那场戏,真的看一次哭一次,男帅女美为什么就这么结束了呢?
那个死乌鸦,真是恨死那个乌鸦了。
作为一个00后我真的不认识黎姿,但是看了这部剧以后我真的是被黎姿美到了,可惜当我认识她了以后人家已经退圈了。
实在是太美了一开始还有点叛逆女的打扮,到了后期长发飘飘的淡妆真的很美。
作为一个女生从爱情的角度来看,和山鸡哥相比我还是更喜欢南哥,陈浩南重情重义在对待自己爱的女人也是这样,山鸡就比较渣见一个喜欢一个,所以整个就爱看陈浩南,可能山鸡哥长相不在我的审美点上,以及不太喜欢他的好色花心。
陈浩南对小结巴的深情真的让我很好哭,连做梦都是小结巴在向他求救他要去保护小结巴,唉。
小结巴走后,他的生命中也出现过其他的女人,但是我能感觉的到她们最终都无法走进他的心里。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最后一部里,舒淇和黎姿真的被区别对待了。
一开始舒淇那个角色出现我就觉得好丑啊,她那个妆容发型以及打扮放在现在我也真的欣赏不来,这个马来妹真的好难看,所以我不喜欢她,我也不希望陈浩南会爱美玲。
她非常活泼开朗,很主动的去接近浩南,一次一次的去问他爱不爱自己?
要跟他生小孩要结婚,从郑伊健的表演我能感觉出来他真的不爱美玲。
一个男人爱不爱你,从他的言语对你的态度上就可以表现出来,他一直在回避结婚求婚,在不耐烦你抱怨他、从来也不向你报备自己去向,在敷衍着你的暗示、你的眼神、你为他精心准备的礼物等等。
剧中这些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后面几部陈浩南非常的苍老,神情很落寞一直皱着眉头(可能是因为经历的太多,时间也过去的太久),他的脸上再也没有那种一二部时开心的笑容了。
直到他看到了那个人的身影,她再一次出现在他的视野里,一下子追了上去(前面剧情里美玲生气了,他从来都没追过也没有主动去安慰过)。
端木我也希望她是小结巴,可惜她不是,两个人见面了仿佛多年未见的好友一样,心里那种感情真的眼泪都要流下来了,他关心着端木,看端木的眼神都不一样了,那种温柔的目光又出现了,还有微微的笑意,所以说三年时间还不上一分钟。
美玲自我浪漫式的爱情也彻底破碎,我觉得起码她解脱了能找一个真正爱她的人,不然的话陈浩南不会主动拒绝她,不拒绝不负责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最后一部我跳着看的,管他什么日本黑帮台湾澳门黑帮的呢,就一心为了男女主看两个人的感情戏,最后好难过好伤心眼泪流下来了,真的是变成了青春伤痛文学,跟对待其他女生不一样,浩南挽住了她主动抱她,还想主动去亲她,也想留住心里的不舍,也想找回曾经那个深深在自己的小结巴,可是那个吻被端木拒绝了,可能是出于觉得太快了或者恐惧害怕或者不想介入别人的感情又或许是不想成为另一个女人的替身,那种很复杂的心理,最终她还是走了,留下了那张美丽的面孔,离开了就是离开了,一辈子再也无缘了唉。
这个结局很难评,南哥心里爱的是小结巴,而端木是端木只不过同一张脸,南哥对于端木的温柔,也只不过是出于小结巴,如果两个人在一起,又有点替身文学,就像皇帝跟甄嬛那样,给别人当替身可能端木心里还是有隔阂。
所以总之就是意难平啊,意难平。
可能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压力太大了,我反而觉得看这种打打杀杀的很过瘾,真的很过瘾,非常非常解压。
以前这部剧被批评被指责影响年轻人学坏,可能会有一点。
不过电影毕竟是电影嘛不能和现实混为一谈,就像我觉得这个电影能让我看完身心愉悦很多烦心事压力都得到了释放看的很爽。
现实中,我们有法律法规,不允许我们做违法的勾当,所以我们才需要电影来满足我们心里的那些只能想想的事,电影让我们大开眼界,带我们进入到那个年代的香港感受那种能够大杀四方放纵不羁爱自由的青春,看的过瘾,心里痛快这就行了,现实中肯定是不能去模仿的嘛。
墨镜、纹身、耳钉、长发,打火机,这不就是青春该有的年少疯狂吗?
现实中未必能做到,但是电影帮我们完成了这个装逼梦,看着就很过瘾啊。
还有这部剧很多配乐真的非常非常好听。
我觉得唯一不足的就是,后面几部剧情太模板化,前面看会觉得情节非常的跌宕起伏,很刺激角色之间的斗争,后面越看就越觉得跟前面差不多,安排一个反派来跟主角团斗,然后最后反派肯定死,主角团非死即伤,但是男主肯定能活下来。
小结巴死了,后面的感情线也很无聊,剧情线扯上了什么台湾、澳门、日本、泰国,搞得很庞大,但是我反而觉得没有当初那种在香港小街上的情怀了,包括后面什么民主选举投票,打拳赛之类的,就觉得有点跑偏了,后面剧情满天飞人物也增多了,但是跟香港古惑仔原来的定义线不一样了。
还牵扯到了民主党候选人与政治线、商业线、国际联盟都扯上关系了,浩南也穿起了正式的西装,人也变得越来越成熟,没有了那种打打杀杀,跟我们最近一部剧【狂飙】差不多,不再是当初的那种混江湖混黑道的那枪拿棍打打杀杀了,南哥和高启强一样变得越来越稳了,还要经常跟警察跟商界人士、政界人士合作打招呼了。
所以后面的剧情变成不是我想看的那样了,最后宣扬了兄弟情,兄弟有难八方支援。
全部看下来,虽然后面没有拍后续了,也没有交代主角团到底怎么样了,但我也觉得差不多了。
是当时香港那个年代的产物,是一代人青春岁月的痕迹,当然对我来说看的有点晚。
不过我看的很过瘾,但是也有意难平,所以我觉得看的值,以后想起来也会再刷一刷,回忆回忆青春。
因为代价太大,所以我选择剩下这部由落落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的电影《剩者为王》其实是很有针对性的,反应的是当下的社会大龄剩女问题,只不过这部影片中舒淇扮演的剩女盛如曦十分美好,故事安排的很罗曼蒂克远脱离现实罢了。
有的人讽刺这部影片真的是作家拍的,满满都是金句,内容拖沓连接生硬,是动态版的文字再现。
我个人并没有很耐心的将这部影片看下去,一方面因为情节太假,另一方面也因为在内心是非常排斥大龄剩女这个话题的,特别是当盛母忍受不了自己的女儿继续“剩”下去,竟然出现了心理问题,这是在凑情节还是在开玩笑(Are you kidding me)。
这种习俗和道德绑架让我完全没有看下去的欲望,金句让内容显得更加苍白无力,即使有气质美女舒淇和帅哥彭于晏靓男美女的强强联合,也难以掩饰这部影片在主题表达上的空洞!
不过谈到大龄剩女这个话题,它其实既是社会学问题也是心理学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不再封闭,也不再局限于十里八乡的信息范围,当下不论男女老少,由于生活的富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低级的需求被满足继而向更高级的需要递进。
女性也不再满足于依赖男权,更多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大多数所谓的大龄剩女其实学识和素养都是相对较高的,她们对于自己的情感有着更完美的想象,不甘降低自己的标准去向社会妥协,或者是说不愿否定自己,因为否定自己就意味着突破了自我价值的防护,从而导致自己失调。
成为剩女除了对心中白马王子的等待外,还有寻求自身价值的偏向,以夫为天已经成为过往,女性追求自己的事业成就从而忽视了情感的需求。
其实当下社会对女性工作者并不公平,女性也很难做到事业和家庭以及自我发展三不误,爱情过于缥缈,家庭过于沉重所以选择更容易的自我完善和事业发展才更现实。
和一些年轻但已到适婚年龄的男性聊他们对自己伴侣的要求,大多数都希望自己的伴侣能够独立并且温柔贤惠,虽然不需要花容月貌但也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听后呵呵一笑,曾经窈窕淑女便已是君子好逑,拥有女貌郎才自来,现在对女性的要求是不是太苛刻了呢?
所以,优秀的女性惧怕婚姻,因为这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漫长的绑架,从二人的情感构建到三人世界的形成,还要有磕磕绊绊的双方父母关系的磨合,这些都是十分消耗精力并且难以避免的麻烦,这种麻烦涉及情分,与幸福有关,选择家庭是一种自我的牺牲(婚姻的利他性),选择自我是对自己的成全,追求自由的新新女性经过两者比较,愿为自由故所以将家庭抛,或是将组建家庭的时间延缓,这是女性对家庭需求的延缓满足。
对于她们来说结束独身代价太大所以才将自己剩下。
大龄剩女其实本没有什么,说的人多了也便成了问题(从阴谋论来讲其实是社会导向的问题,因为国家需要人口的增长所以给年轻人生育压力,从而直接指向大龄剩女)。
曾经有一个姑娘和我争论婚前性行为的问题,聊得不太愉快,最后她说了一句:“那你就成为可怜的老处女吧”,听后内心有些茫然,当时我只有20岁吧,对于这样的诅咒都有些胆怯,我不知道未来的我会不会成为一个剩女,可是我在远远没有到剩女的年龄便已经对她人的观点产生了恐惧和压力,可以想象当我到了传统的要结婚的年纪还没有组建家庭的话,那些风言风语以及家人的询问会让我如何的崩溃,但是如果为了迎合他们的期望自己的幸福又有谁来保证,不是来自于内心的渴望婚姻又有什么浪漫的意义,向外界的声音妥协了婚姻接着是不是就要妥协生育一胎,然后接着是二胎,无止境的向现实妥协,忽略了自我的真正价值的实现,这是多么难过的决定。
或许有人说这样的说法太自私,但是给大龄剩女压力让她们匆匆结婚就不自私了吗?
特别在这个男女追求平等的社会,彼此抢夺着社会的资源,结束剩女身份代价太大,所以我选择剩下。
有人说,陈浩南是影片中深情的代表。
同时他也做到了刚柔并济。
整个系列中,他与山鸡的沾花惹草形成鲜明对比。
无论有无新欢,小结巴始终是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无论小结巴是否在世,她始终活在他最美好的记忆之中。
如此深情难免有懦弱之嫌,深情怎会让人显得懦弱?
有情就有欲望,再怎么包装成爱,其本质依旧是欲望,“无欲则刚”,有了欲望就有了牵挂,所谓“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既然深情怎么可能无所顾忌一往无前?
但陈浩南完成了这一统一。
因为他深情却不溺于情。
这个比喻古惑仔真的在恰当不过了晚上时候需要,绝对需要,见不得光的要用完之后,生怕别人知道那夜壶的感受呢?
就是这几部电影了,从夜壶里一角的波涛汹涌,到一片夜壶的波澜壮阔,到不同夜壶交集,到不同夜壶的碰撞,再到用壶人和夜壶的摩擦维度越来越高,上升到了所没预计的高度先是说台湾选举,又说自己人打自己人真是经典夜壶是时代产物,也是上头的产物,阳光不够多的时候,阴影下,也要有自己的秩序但现在有马桶啦,不用你夜壶啦,你有咩用?
背后兄弟团聚,看似赢了,但时代的洪流下,也没有以后了就像个人英雄主义,遇到社会主义ps:不知道是兄弟情谊,权谋算计,每段感情戏,也不都是傻白甜,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特质拍的真好
剪辑都剪不明白,莫名其妙,婆婆妈妈。
看完真是得去洗眼睛。
magnet:?xt=urn:btih:29d6bea92c9ac6aea308968dfb2370c708a002e7&dn=SNIS-767.1080pmagnet:?xt=urn:btih:3D3952B0BB59DC3593837D426B9FAF93FF41EA38magnet:?xt=urn:btih:29d6bea92c9ac6aea308968dfb2370c708a002e7&dn=SNIS-767.1080pmagnet:?xt=urn:btih:3D3952B0BB59DC3593837D426B9FAF93FF41EA38magnet:?xt=urn:btih:29d6bea92c9ac6aea308968dfb2370c708a002e7&dn=SNIS-767.1080pmagnet:?xt=urn:btih:3D3952B0BB59DC3593837D426B9FAF93FF41EA38magnet:?xt=urn:btih:29d6bea92c9ac6aea308968dfb2370c708a002e7&dn=SNIS-767.1080p
把台湾政党轮替当成时代背景,除了大陆人和台湾人打架的桥段让人咀嚼,还用何润东就任三联帮老大kuso阿扁就职典礼,京片子台普日语闽南语当然还有粤语一片尽有。
太好玩了。
所以这么说下来,广义上的卡司除了千叶真一、金士杰、陈松勇、屈中恒(客串堂主司机)等之外,还应该包括王金平、陈水扁、吕秀莲、李登辉……
这部太鸡巴扯淡了
这年头,政客越来越像黑帮大佬,黑帮大佬越来越像政客。。。
场面宏大,明星云集。特别是开场那段北京人打台湾人,香港人来劝架那段看的很爽
原谅我。。。。这是我第一次看古惑仔。。。。
观感,各种角度、完完全全,像是一个发生在平行宇宙里的故事。
说了什么?
有点调度但不多。
我实在是不太明白为什么山鸡拼死拼活地拼到了屯门扛把子之后又突然回到了三联会然后莫文蔚消失了,山鸡又跑去日本娶老婆,为什么- -。
怎么会有如此混乱的剧本,如此生硬的湾湾立本香江帮派大乱斗,如此突兀的陈浩南感情线,情节之间无铺垫无过渡,所有人像到点就会触发的npc一样跳出来自说自话,一会是莫名其妙的东亚社团异地联谊,一会是没必要的陈浩南沟女和山鸡结婚。看到黎姿我只能说大美女快跑,陈浩南和山鸡你俩锁死一生一世别嚯嚯别人女孩子ok?舒淇那时还只会乱演。以及何润东竟然是全片最顺眼的人。嗑到了舒淇和黎姿。草刈朗比雷耀扬还要打酱油得多,人家雷耀扬还是一号boss,草刈朗直接是个不起眼小反派,几乎没给他任何的人物设计,干干巴巴没几分钟戏份,名场面滑跪之后光速下线,换成别人来演或者干脆删掉这个角色都毫无所谓。
小结巴回不来了。。。。T T
感谢陪我把古惑仔系列补完的@_kooky_ 同学……虽然部部都在神展开,但是这部尤其神展开……嗯,金士杰整个人都很奇怪,和别人根本不是一个气场,但我还是好喜欢他念台词。
《古惑仔》6部曲中最后一部,纵观6部,部部经典,且出演的明星阵容可谓空前绝后,其主题曲和插曲也成为脍炙人口的歌曲。但是,不得不承认,《古惑仔》在青少年人群中确实起到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个个以为打架就是风光,就是正义...幸亏当年我没看。哈哈~
补漏,重看。太松散了,而且人物都失去了个性。
已经不复当时第一部的水准
蛊惑仔系列只有郑伊健,陈小春演才有味道!
这集绝对有意思,日本山口组,台湾三联帮、香港洪兴都打在一起了,时代在变,古惑仔也在变。另外一个看点就是这片子有些时代背景,讲到北京打台湾,陈水扁执政,ZF消灭黑帮,黑金政治等,10年后再看,另有一番风味。
过了六部,他还是忘不掉……很喜欢豆友说的,这好像是陈浩南晚年回忆,一个个故去的人又死而复生,时间错乱,思绪不停。
【3分】水到一定程度了,港拼贴台再拼贴日也显得太不对味,我看到最后结尾就快忘记全片在讲什么,但黑帮片写男女戏是实实在在烂到我心里去了。还是觉得,古惑仔的核心在山南。
2012Aug19,吴中路117号,PPTV网络观看。黎姿很漂亮,舒琪广东话很烂,古惑仔以前好红啊,比后来的无间道系列还要红,看这电影象怀旧一样了。
B站版本少10分钟,还特地去补了一下,剪的基本都是政治向话题,无奈揭穿雷公子的部分也被砍,本来就仓促的结局更着急了。鸡哥原来是事业型啊,三个地方都挂名,打打杀杀热火朝天,反而南哥,只剩你侬我侬了…乌鸦出场了三部,挂了三部;最喜欢表哥和忠勇伯,台湾腔吵架有点可爱;"小哑巴"出现属于安慰观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