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hurts to be human.It hurts like hell.And all the exploring in the world doesn't make that hurt go away.Because being human and being hurt are the same damn thing.♬We are all scared.Because it's a fucking scary world.♬先用Norman和Kominsky的两句台词兜底🌴1.老年生活之健康篇
上了年纪,健康问题是绕不开的,生活质量也和健康直接正相关。
而到了晚年生活质量下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
真的希望每个人都能认真思考一下,如果自己失去自理能力毫无生活质量可言的时候,该怎么办。
我希望自己能有结束生命的勇气。
死亡和性可能是我们最最禁忌的两个话题了。
但是如果不了解死亡,那或者活着是为了什么呢?
如果不了解性,何来享受其中的快乐呢?
Eileen弥留之际,Kominsky始终找借口不愿意去看望她,我开始还以为是他们之间有什么心结,后来好像明白似乎是因为K恐惧死亡,即使自己年过半百离终点越来越近了,他也无法接受死亡这件事情,尤其是自己的密友。
既然做不到五十而知天命。
那为什么非得三十而立呢?
🌲2.老年生活之亲情篇
老年时的精力和经济能力都大幅下降(大多数人),这个时候其实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倒置了(从经济关系的角度来看)李尔王的故事告诉我们“老年人千万记得保持自己的权力在自己手中”。
当然父母孩子的关系一定不能用简单的经济条件来定义,但是呢,自己心里对人性有点儿数儿,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3.老年生活之爱情篇Norman和Eileen的爱情真是太让人羡慕了,即使最后疯了又怎样呢?
那些漫长地难熬的人生时光因为有你变得有意义了呢
另外,老年人就得整天养花跳广场舞带孙子吗?
凭什么?
(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this is why.
所以,请头脑清晰地做每个人生决定。
是“你想”而不是“你不得不”。
当“不得不”的次数变多了,你的人生可能就变成了一个模板 and so do I.我理解“我不得不”,但我觉得吧,很多时候都是有余地的,不要轻易交出自己“自由”的权利。
🌾4.其他
🍂There must be some reasons for us to stick around.🌵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痛苦孤独的时刻,苦中作乐,且行且歌。
影片体现了一种举重若轻,活在当下的人生态度。
没有刻奇,没有深刻,没有死死抓住不肯放手越钻越深的悲痛。
最打动我的一幕,当属,Lisa对Sandy说,Don't take for granted. 之后,Sandy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把资产转给女儿,真情流露表达感谢。
也重新赢得了Lisa的芳心。
这个时刻,我忽然明白,一个人不被爱,是有他自身的原因的。
或许像Sandy一样,他们不为别人付出,或者不知道如何为别人付出,把一切当做理所当然的。
尊重他人,懂得如何相处,聪明地为对的人付出,爱和生命力才会流动起来,源源不断。
年轻女孩的青涩美丽,与成熟女性的魅力相比,大概就是萤火之光和日月之辉的区别。
在强大的内心力量面前,青春亦相形见绌。
成为自己,为自己选择,也为自己负责。
不要把他人和一切当做理所当然的当然更不要让别人这样对待你人生中没有混蛋名额,not even for my parents.
8.5分。
这是一部专为老年人打造的现实轻喜剧。
两个打了半辈子嘴仗的好友,在进入花甲之年后遇到的种种生命难题时所经历的心理、身理及情感的变化。
一个是只会授课,到60岁都缺乏常性,风流无度,不知责任和珍惜,只知任性放飞自我的不想对任何人负责的卓有才华的表演导师。
一个是几十年如一日只爱一人,事业有成,凡事挑剔,毒舌傲娇,老婆去世后就变得幼稚、粘人的经纪公司老板。
这样一对生活中的所谓成功人士,进入老年后既互相嫌弃、相互碍眼,却又能相互取暖,不离不弃。
他们既把对方视为无话不谈,倾诉吐槽的对象,又只能把对方视作唯一的倾诉对象,因为身份、年龄及事业上的地位因素。
他们可以对对方任性说出自己想说的任何话,不必考虑对方的感受,即使当时可能深深伤害对方,隔天又能互相道歉,重归于好,这是多么奢侈的友情啊,简直情比金坚😂道格拉斯宝刀未老,演技超然,戏里戏外都堪称表演大师👍艾伦也是一位老戏骨,演出了“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拿我没办法的样子”,有钱人的孤独真寂寞😂😂😂
这年头的老牌大咖奥斯卡得主们,不是去演超英就是去小荧幕了。
迈克尔·道格拉斯老爷子,两样都占,就是要让你们看看,一把年纪,游刃有余。
拉上一起来玩耍的艾伦·阿金爷爷,也是奥提四次还拿过一次的那种。
光是冲着这卡司,《柯明斯基理论》就值得一看——两位老戏骨飙戏,怎么也得见识一下不是?
更何况掌大局的是参与过《好汉两个半》、《生活大爆炸》和《极品老妈》的制作人查克·罗瑞,信得过。
这剧可不只是主创团队牛掰:质量上,口碑和评分都很棒,还提名了明年初金球奖的音喜类最佳剧集、最佳男主和最佳男配。
豆瓣评分8.9,IMDb评分8.3
金球奖官方提名名单俩老爷子凑一块打嘴炮,本剧不意外地挖出“衰老”这个话题来讨论;毫不含蓄、毫不掩饰,人老了之后会遇上各种各样的啥问题,这剧里十有八九都能看到。
爷爷们用行云流水的演技,诠释着“人上了年纪更没啥好遮遮掩掩了”这道理。
假装画风很正经,其实毒舌黄腔全程没少过,俩风趣幽默的老爷子,作为多年老友,相爱相杀不能停——在剧中,到了人生的这个阶段,可算是大写的“相依为命”了。
那点儿gay里gay气,活了七八十岁了也更顾不上往字里行间藏了……
老了就不能眉来眼去?
胡说。
道格拉斯老爷子饰演的表演教授,到了晚年仍有雄心壮志;阿金爷爷演他的好基友兼经纪人,俩人遭遇再多变故、经历再多大事小事,也一直陪伴彼此。
能活一天是一天的心态下,顺便也继续摸索着,一辈子都没太摸清的人生奥义。
老了老了,依旧要说:开心就好。
[柯明斯基理论]01边走边笑关于死亡这件事作为美式黑色幽默小品,这剧热度貌似不高,看过的人却没有不被惊喜到的。
爷爷们大半辈子演过各种角色,这回彻底把喜剧才能秀了个通透。
老年生活,有人看着悲惨,有人看着带感。
对这俩老爷子来说,就像裹着糖衣的狗粪。
见面就喷,最佳损友嗯,确认完画风,咱再进入正题。
多数老年人面对的最大话题,无疑就是疾病和死亡。
首先要处理的,不是自己的离世,而是身边人——再不服老的人,发现亲近的人陆续撒手而去的时候,恐怕多多少少也会担忧起来。
剧中一上来就把这个议题甩到大家面前:诺曼的妻子——柯明斯基同样很爱的女人去世了,生活面临巨大改变,该怎么面对?
平日里吐不出半个象牙的基友,到这种时候还是靠得住不同的人态度也不同。
对于道格拉斯饰演的柯明斯基来说,这是一次失去,更是一个警示:未竟的事业该抓紧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该注意了,没处理好的家庭关系该重视了——该爱的人该好好去爱了,该干的事该好好去干了。
桑迪·柯明斯基意识到自己早已过了人生的黄金时期:他有三次失败的婚姻,一个勉强住在他身边的成年女儿和一个不断反抗的身体。
催老友给自己找更多的工作
再次尝试认真的恋爱关系
接受和感激女儿的帮助
乖乖看病接受治疗
最重要的,还得安慰安慰自己大家眼里的老顽固老混球,一系列的改变可谓叫人耳目一新。
这些事儿本来都是柯明斯基的大难题,如今生活态度一转,有了决心就有了动力——老年生活,还得靠好好活着的信念撑着。
几十年后大家估计都会有共感的。
而对于艾伦·阿金饰演的诺曼来说,这大概是他这辈子承受过最大的一次打击。
在他的眼里,没有什么比这个陪伴他几十年的女人更重要,然而她已去了;与柯明斯基突如其来的醒悟不同,没有她的世界,于诺曼再也不一样了……
他开始在脑中和亡妻交流,他看到她未取的裙子后坐在干洗店哭泣他很清楚地知道妻子已不在人世,但他必须得到她的生活指点:怎么继续应对老友的混蛋体质?
怎么解决和生活失调的女儿之间的巨大矛盾?
如果没有妻子端着茶坐在身边微笑,他会彻底迷失方向。
“我一点也不好”直到本季的结尾,诺曼穿着睡衣独自走在街边——硬撑了一整季、勉强打趣、试图面对落差的他,此刻完全失魂落魄状,乍看如疯了几分;你知道我为什么感觉根本不好吗?
“我比我妻子活得长。
”而这,打垮了我。
再多的玩笑话,再频繁地将她的模样描画在身旁、继续与之对话,都不能弥补心里那个永远填不上的缺口。
而能将他暂时拉出这深不见底泥沼的,依旧是他那臭屁的老伙计:
“我看到你了,你看到我了吗?
”关键时刻,还是您老会说话。
亲爱的哥们啊,只要你相信我,咱们没什么坎儿过不去,只要我还活着,你就可以依靠我;我把我的麻烦事儿交给你,你也可以把你的心结交给我。
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02好好活着哪怕只剩下一天网飞,这种小年轻玩儿的东西,接触上了74岁的迈克尔·道格拉斯——他们要这位来自[华尔街]的影帝,饰演本站最新情景喜剧的邋遢落魄男主角。
对于道格拉斯老爷子来说,既然你们诚心诚意地offer了,我就大发慈悲接受吧。
“优雅而亲切愉快地出演,是唯一的方法。
”事实证明,谁想拍一部关于衰老的喜剧,迈克尔·道格拉斯就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观众的认知里好像不完全是这样……
从[本能]到[蚁人]年轻时浑身精英气的道格拉斯,以他最著名的几个“美式资本家大男子主义”角色为典型;多数狡猾狠辣心机重,优雅而富有侵略性,没啥笑容还依旧藏着刀。
进入老年时期,并没有留在这一固定形象里,他反而接触了更多的角色类型——动作片,喜剧片,受这个时代喜欢的,老爷子就能驾驭得来。
在好莱坞红极一时,成为全民偶像,道格拉斯知道如何掌控这种荣誉;他以动态的眼光看待自己,不拘泥于同一标签中——剧中柯明斯基的骤然暗淡,并没有发生在道格拉斯身上。
道格拉斯视角的愈发多变,和近年他本人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关系2010年被诊断出喉癌(“杏仁大小的肿瘤”),并最终克服了疾病——老爷子最近的生命章节充满了动荡不安,在他职业表现中的直接体现,就是角色中那些温暖而独特的元素。
他喜欢冒险,不做长期计划和打算,随遇而安,时刻准备临时发挥:“我从不知道我下一步该做什么。
”所以,选择了柯明斯基这个角色,大概也和道格拉斯近年的心境相符:事业、生活坎坷不断,“我的理解是,这人的生活并没有像他预期的那样发展吧?
”
柯明斯基将生活感悟融入表演和教学,正如道格拉斯将生命体验投入自己的演绎一样对于自己的疾病,老爷子在镜头前还能打趣:“大概得怪罪我频繁的oral sex,”“要是最后得移除舌头不能说话,那恐怕不是什么美丽的画面了。
”其实心里还是害怕的:如果我能活下来,如果我还能讲话……不知道事业会不会因此受阻。
但很快,他就在2013年[烛台背后]饰演生涯最出挑角色之一:李伯拉斯《柯明斯基理论》中被老友拉来客串的老牌大咖丹尼·德维托,也说道格拉斯是他认识的最大胆的人之一。
德维托的出场,一个鬼畜泌尿科医生艾美奖,金球奖,奥斯卡,收获了这些时候,道格拉斯转向低预算独立电影,继续开拓自己的戏路。
要走出他101岁的父亲柯克·道格拉斯的巨星光环并不容易,生活在高标准之下,闯出自己的事业被道格拉斯称为“我最后一项成就”。
在漫威电影里扮演重要角色,在星光大道获得自己的星星;紧接的《柯明斯基理论》,这个单镜头喜剧中一系列对衰老和死亡的讨论后,他也能骄傲地在父亲面前说:老爹你有没有想过,能看到自己儿子庆祝职业生涯50周年呢。
不断增长到七八十岁的年龄,不使他垂头丧气或哭泣,而是使他微笑,发现新的人生趣味。
人这辈子啊,是好是坏都是有限的出众的才华和一生的经验,赐予了道格拉斯在细节处充分发挥情感、展现崇高与优雅的能力;制片人查克·罗瑞说,不管是忧伤还是欣喜,他都能表现出极高的技巧和最细微的差别。
搭档艾伦·阿金爷爷,形容道格拉斯现在的表演和举止“灵活、坚定而致命”;戏里戏外,都是个十分讨喜、充满吸引力、几十年来随时给人带来惊喜的老爷子。
正如剧中的柯明斯基,喜悦感和脆弱感都是他独有的特质。
能为“衰老”话题成功作结的,无非就是这略显悲凉的人生末年里,还能不停传达出的暖意。
参考资料:Michael Douglas Refuses to Age Gracefully in ‘The Kominsky Method’https://www.nytimes.com/2018/11/14/arts/television/michael-douglas-the-kominsky-method-netflix.html 文:Yorkshire Viking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没有华丽丽的人物,剧情喜感中带点感动带点丧丧的气息。
他们很老,他们满脸的皱纹,他们身体带着各种的问题,他们毒舌,他们生活充满了种种生离死别,他们去得最多的医院与追悼会,但他们还是很积极的过着自己的生活。
他们还是未来的我们真实的勇气大概是认清生活,还能积极活下来既然孤身而来,怕什么孤身而去呀
英国伦敦商学院经济学家琳达·格拉顿(Lynda Gratton)在《百岁人生》里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传统的三段式人生将因为寿命的变长必然面临新的多段式人生历程,我们都将面对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每一个人活到100岁的概率将大大提高,而长寿时代并不只是意味着老龄化、延迟退休、养老金缺口和劳动力短缺,那样的视野仍然是流于表面。
长寿时代带来的变革远超出我们想象之外,其中婚姻和家庭的变化自然是重要一个部分,而跨龄友谊将也将成为常态,老人不再是一个老无所依的“独立王国”,老人们必须重新面对新的人际社会。
衰老和死亡,是我们每一个都无法避免的现实,再好看的人,都会变老,周迅都表示曾经为开始变老而焦虑,「早上起来就坐在沙龙上开始哭」。
但是如何老去,却是每一个人完全不同的故事,是优雅,还是埋汰,是活跃,还是闹心......告别2018,迎来2019,除了签名时要时刻注意不能签错时间以外,不得不感慨一下时光又老去了一段,要知道我们总是喜欢在岁末年初回顾和展望,并且一年又一年地做新的计划(虽然老的计划基本上没有真正有完成的),在某种层面上也是抵抗逝去。
2018年底上映的这部老而弥坚的美剧《柯明斯基理论》,用不瘟不火的幽默和节奏,讲述了两个老伙计如何面对老去的经历,却在第2集就用一份似乎不那么合时宜的温情,直接将人新年的泪水给催了下来。
《柯明斯基理论》讲的是过气明星桑迪和他的经纪人好友诺曼的晚年故事,分别由好莱坞大伽老爷迈克尔·道格拉斯和艾伦·阿金扮演,倒是恰如其分地一种呈现,这两个人物的年龄加起来快有150岁,而他们的生活也呈现了分分钟老去的状态,从一开始为他们上菜的那个颤颤巍巍的老服务已俨然折射。
而随之而来的,还有诺曼重病多年的老妻子艾琳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如何送走挚爱的人,这个命题对任何人都是非常困难和痛苦的,无论你是多么智慧,当那个平日里刻板、刁钻又体面的老头儿诺曼,开始对自己的好友桑迪既依赖又抗拒,在丧仪商场对销售员不断挖苦和挑剔浮木棺材,那个脆弱、敏感、受伤的苍老的内心就跃然眼前。
死亡意味了永远的分离,事实上分离本身就已经充满了无奈和痛苦,何况永远的分离,何况是那个挚爱的灵魂的离去。
在现实的死亡面前,我们会选择用部分的隔离去体验和保护自己受伤的内心,也面临过送别亲人,看着他因为结束病痛而有些许的释然,可那份释然还没有安定下来,另一份失去的伤痛就会席卷而来,在过后的午夜,也非常容易被悲伤刺醒,用泪水去洗刷。
诺曼也是那样,送走妻子的夜晚,倔强的他是渴望桑迪的陪伴的,可是敏感的心让他又很难承受桑迪在他身边,于是他会不冷不淡地赶他离开。
所以,如果你有好友面临亲人的离去,当他处于悲伤中的时候,无论他怎么说,请一定多陪陪他,那个时候一定是他最需要陪伴的时刻。
不需要多说什么,只需要让他知道「你在,不管他是否需要」。
桑迪就是这么做的老伙计。
而真正令人感动到哭的,还有诺曼的老妻艾琳面对死亡的坦然,她甚至在离开之前就设计好了自己的葬礼的每一个细节——谁来主持,主持不许啰嗦超过5分钟,谁来主唱,唱的是什么歌,要请哪些好友参加,甚至连邀请函上的字体都明确注明。
最最重要的是,她叮嘱桑迪要照顾好她的此生所爱诺曼,也叮嘱诺曼要好好地生活下去。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充满了喜感的葬礼仪式,喜剧脱口秀主持人Jay Leno说着节制有度的幽默,Patti LaBelle唱着欢快的令全场走节奏的歌曲,还有变装皇后的演唱出席,My God,你会惊讶这俩老头怎么能这么有趣,即使是面对沉重的丧失。
然而,当诺曼最后走上台,念着自己写给艾琳的悼词,当他动情地告诉妻子「我不知道如何在你离开以后好好地生活」,眼泪还是会很不争气地跑下来。
深深地去爱一个人,不容易;失去深受的人,更难。
无论有什么样的文化差别,有社会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差别,当我们年老时必然遇到的打击却是相似的,会与时代脱轨,会经历人生的失意和被遗弃,会经历生死离别。
但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去面对,《柯明斯基理论》试图给出一份不太一样的答卷,它有心酸,它也有趣,它有脆弱,它也坚毅。
微信公号ID:psyxiabin新浪微博:@莅临现场 ❶ 真诚,温暖,沉着,不装逼❷ 用专业的态度,装载实用心理学,和你一起面对生活❸ 心灵树洞等着你,有烦恼,和树洞说说➤
更新 - 金球奖最佳男主角, 窃喜一下自己的评价是在评奖之前写的 - 名至实归!
看过Michael Douglas的剧不多,可能印象最深的是本能 – Basic Instinct.他斑比般的大眼睛很是有戏。
他在好莱坞,被称作是好莱坞皇族 - 爸爸是影帝,自己是影帝,妻子是影后而且一直排在全世界最美丽的人的榜单。
可是当我点开这个奇怪名字的剧集的时候,乍一眼看到一头银发的他,还是吓了一跳。
满头银发这件事情,在中国人看来,完全与衰老等同,我们国家领导人哪个不是将头发染成黑色。
在欧美国家,男性很少染发遮掩白发,而且很多人发色本身很浅,从浅色过渡到白色其实可以在30几岁就发生。
我也是这样才理解了为什么90年代的时候会有那么多人觉得克林顿性感无比,当时还是小小朋友的我觉得他银白色的头发难看极了 – 人家当时也才40几岁!
于是认真观察了一下75岁从癌症恢复的Michael Douglas,皱纹是70几岁正常的皱纹,但是皮肤其实很好。
身材有点偏瘦但是还是非常标准。
头发没有秃顶。
最重要的是他的眼睛 – 那种通彻的眼神-没有变化。
第一集前面几分钟描述他讲课状态的时候我几乎确定了这部戏就是装腔作势。
但是剧情铺开,两位老友互损,幽默逐渐加入,我突然发现,这是一部特别聪明的剧集,决定追。
好多很好笑的情节:· 比如Norman不知道怎么样同时看短信与打电话于是需要几次挂断电话· 比如Norman去自己的公司可是已经无法理解最新消息于是和秘书私语 – 你等下告诉我· 比如精彩的葬礼· 比如他与女儿Mindy的对比(和落差 –她真的是他的女儿吗)个人认为有点点败笔的地方是Norman的女儿的演技 – Dr Cuddy客串的这些剧,从Good Doctors到这里,都缺乏演技就是浮夸 ,而且她这么大年纪还在做小朋友做的事情,感觉情节有点老旧。
与同妻俱乐部相比(另外一部老年人逆袭以女性为视角传奇女神Jane Fonda为主演的电视剧),这部戏对白更有趣,情节更紧凑,有时候需要停顿想一下这是一部老年人逆袭的电视剧,毕竟能给70+以上的人作为主角的剧集少之又少。
庆幸我们这个年代,虽然大部分的剧只属于年轻貌美,但是还是有有空间让每个人都可以庆祝他的存在。
Norman的扮演者已经84岁了!
看来,我们前面的路还是很长多么。
Chuck Lorre这次幽默的水准比The Big Bang Theory高了一大截。
总之,Michael Douglas,即使74岁了,也还是Michael Fxxxing Douglas.
Netflix在2018年彻底失去了《纸牌屋》这块招牌的口碑,《超胆侠》等漫威剧又接连被砍,之后还要面对迪士尼带头的新一波新兴流媒体冲击,怎么办呢?
把高品质的新剧拿出来就行了。
9月“石头姐”艾玛·斯通主演的《疯子》笑傲秋季档,紧接着的冬季档Netflix再出惊喜之作,豆瓣评分更呈现上升趋势,近两千人评价,飙到了9.0分。
《柯明斯基理论》,又是一部有影帝级演员坐镇的新剧,笑中带泪,泪中带着生活的智慧。
顾名思义,“柯明斯基”就是本剧的男主角,“理论”门面上是之他的表演理论。
第一集一开场就是他课上的演讲,教后辈们怎么演戏。
他认为演员就像上帝一样,赋予剧中角色生命,热爱自己所创造的一切,然后,还必须抽身出来。
因为最终,真爱,上帝的爱,就是放手。
开场的这番理论或是全剧的主题,看似是表演理论,实际上是生活的理论。
Sandy Kominsky,他是一位曾经红极一时的好莱坞演员,年老之后成为了许多明星演员的表演导师,其中就包括,《阿甘正传》莎莉·菲尔德,《电视台风云》费·唐纳薇,《教父》黛安·基顿,个个都是奥斯卡影后。
台词中提及的许多名人也成为了剧中的小彩蛋。
风光不再的Sandy难免要面对试镜失败的事实,在和经纪人好友Norman的首场对话中,“种族多元化”的议题让人倍感熟悉。
他被一个黑人演员取代了,事实上就要是说明,他已经过气了。
扮演他的迈克尔·道格拉斯状况可能要好一些。
他在1988年拿到奥斯卡影帝,30年后演艺生涯再次焕发新生。
《蚁人2》中,他将初代蚁人的倔脾气演出了喜剧效果,与初代黄蜂女的爱情甚是感人,有时候会让人以为他这个老头子其实才是男主角。
同期他主演的华语电影《动物世界》也收获好评,票房成绩十分不错。
11月,正式留名好莱坞星光大道。
当然他早已经有资格留名,只不过是因为家离洛杉矶太远,总是找不到时间来参加仪式。
《柯明斯基理论》是他随潮流“被逼”去拍美剧的首部作品,然后就拿到了明年金球奖视帝的提名,这部高分美剧也提名了最佳音乐/喜剧类剧集。
饰演Sandy的经纪人兼好友Norman的艾伦·阿金,则入围电视类最佳男配角。
艾伦·阿金是《三个老枪手》之一,他比迈克尔·道格拉斯还要大10岁,年过80依然年年演戏,从《剪刀手爱德华》、《阳光小美女》,再到《逃离德黑兰》,像迈克尔·凯恩、摩根·弗里曼一样,是如今好莱坞的超级王牌配角。
有两位重量级老戏骨驾到,《柯明斯基理论》在表演上自然是不用说的。
在第一集他们就示范了教科书式的哭戏。
当得知好友病危之时,Sandy先是悲伤地叹气,眼睛马上泛红,但是没有流泪,而是强忍泪水。
这恰好对应了之前的台词,“哭泣是一种公认的悲伤的表达方式,但当人们真正失去所爱之人之时,内心其实是五味杂陈的,表现出来并不太好。
”成年人总是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哭,忽然之间号啕大哭的话那就未免太出戏了。
更何况,Sandy是一个非常爱面子的人,前面好几场戏已经塑造地很清楚了。
他是绝对不会在旁人面前哭出来的。
艾伦·阿金可以更放开一些,因为病危的人是Norman的妻子Eileen。
不过他也没有掉眼泪,而是加快了眨眼的速度,一个人快要哭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
而台词中流露着一丝懊悔,和百般的无奈。
不需要加什么悲壮的配乐,两个人光用演技就能把观众的情绪拉到了低点。
《柯明斯基理论》就是这么一部淡淡的生活剧,剧情出现波折的时候,角色的艰难让人揪心。
别以为到七老八十退休之后就可以安养天年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难,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难,想必本剧能让老一辈们感同身受。
年轻一辈也能通过本剧了解到老年人的生活,原来比想象中的更有趣,也更不容易。
他们并不会因为上了年纪而接受孤独,依然可以约会找对象。
有事没事还会爆下黄段子。
老友之间还是会相互支持和调侃。
他们除了要像年轻人一样解决生活上的难题,更要面临身体上的难题。
乃至是来自死亡的终极挑战。
一位网友评论道,“所以到了老年,生活并不会变得更轻松一点哦,一样的有约会问题、财务问题、家庭问题、友情问题要处理,为什么一到了中国的电视剧里,老年人就只能做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了呢。
”
从不同的视角看世界,往往能有全新的感悟。
《柯明斯基理论》给年轻一代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不矫情不鸡汤,许多台词都令人感同身受。
别以为会用个微信支付宝就很懂生活了,不活到七老八十,我们永远尝不到人生真正的味道。
像Sandy和Norman这样的老人和时代脱节,不知道推特这些软件是何物,但他们很清楚知道,为什么到了这个年纪还要坚持活下去。
“……”原来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
《柯明斯基理论》首播季一共8集,平均每集约30分钟,2018年11月16已经在Netflix平台全季上线播出。
就算没有学会什么大道理,看着两个老戏骨耍嘴炮何尝也不是一件人生趣事。
说实话,这部我抱以很大期望的剧平淡如白开水,我甚至需要再回顾一下才能写出点东西。
不过确实两位老爷子演得很舒服,叙事也很自然流畅。
总的来说,就是一个题材新颖取巧的冷幽默剧,没事儿打发时间轻松一下的。
根据简介和我的观影体验,这部剧围绕两个主题:老年生活和友谊。
说起老年人,难免会联想到衰老、退化、死亡等词,而这些东西越是离得近、绕不开越是骇人。
Sandy(海报左)是一个很担忧疾病、死亡的平凡老头,但他有着不平凡的身份:前电影明星。
他不愿参加葬礼,不愿接触病人,想要恋爱、上床来证明自己还能行。
他的日常就是教课、泡妞、
2020年之初,从春节到现在,在家憋了这许久,能偶遇这个剧集真的太幸运了。
第一遍撸完,又从头开始循环,也不盯着看,权当画外音。
没想到二刷的第一分钟就有新的发现:S1 E01
sandy在讲述什么是表演
他提到了he or she
此时他看见了这一位,ta点点头
于是sandy说or they
ta微笑示意
于是sandy继续讲述在此,我们不知道坐在学生席的ta对于性别的自我属性是怎么定义的,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剧对于非二元性别的善意与包容。
就会发现学生们的组成表达了充分的多元包容性,乱伦、黑人、同性恋、流浪者、亚裔、非二元性别……说真的,我不知道人权是什么,但是好像又能感受到些模糊的什么。
总之,很感动。
有种看老男人版《破产姐妹》的意思,明白他想从哪些点搞笑,但是真的一脸冷漠看梗。
友情天花板。但是不喜欢看友情戏。
无与伦比的老戏骨群像演出。爱人离去、税务危机、前列腺肿大,聒噪与平淡、尊严与静谧、苛刻和恐惧,但,依然爱你。
基本从头哭到尾,诺曼所经历的一切我都经历过,甚至有些仍然在继续,这是我看到描写“丧失”这件事最真实的一部电视剧,已经准备二刷了。
低于期待值,台词写得诙谐俏皮,可是对于老年生活的杂陈的感觉,并没有平衡和把握得很好,有点不敢认真的感觉
看完后会更深刻认真地关爱老年(男)人😐
开头特好。后面没什么打动我的点
能有这么个老友谁不羡慕
emma 老年人生活真带感
这类剧写多了也成样板戏了......
(2019.1.27)Chuck Lorre的风格太明显,把MichaelDouglas和Alan Arkin拉回小荧幕,讲述老人家的轻喜日常,没什么惊喜也没什么大毛病。
非常英范的美剧。Norman就是现实版的Grandpa Rick,丧、毒舌,分分钟就能戳穿一切别人以为的美好假象,然后说出“It hurts to be human. It hurts like hell. And all the exploring in the world doesn't make that hurt go away. Because being human and being hurt are the same damn thing!"
没有太多感觉
说是喜剧但笑点不多 看着老去的人们和不得不面对的各种离去和各种破事只会觉得悲伤 有钱有房的人年纪大了都这么烦 没钱只会更惨 唯一能感到安慰的是我活不到那个年纪 每集时间不长刚好可以下饭 不过这类都是生活没有主线的日常剧始终不太能get到 主要还是看一些金句吧 虽然看着两人在车里还有点师徒关系的时候总让我想起SOSF 时间确实太残酷
看完第一集了。
很有趣,是70岁和80岁两老人面对老婆死了前列腺出问题了女儿在吸毒财务发生危机考虑要不要跟着妻子一起死还要斗嘴到底的那种有趣。
三集弃,本来是一群生活优渥衣食无忧甚至还可以约会年轻姑娘的老人抒发一下旧日情怀,贫嘴学舌,自怜自艾。虽然有梗,但也只能算是一点佐料,撑不起核心的内容。看看国内满大街带孙子买菜跳广场舞的老人,还有很多老人还在努力打拼生活艰难度日,确实没法对剧中老人有共情。主角是个绝对的自恋狂,一个撒尿的问题讲一集,好像人人都关心他的尿道,不好意思,现实生活中,真没什么人会在乎你。而且因为这种自恋狂的自私,他的子女都会过的远不如他,剧中同理。本来觉得平平三星,但是剧中出现的唯一一个亚裔女孩形象恶心到我了,尤其是有一集还特别将一个黑人女孩拎出来单独讲平权问题,好像平权只与黑人有关,与亚裔无关。如果你自大,无知,愚昧,傲慢,可以不提,专门设计这个形象是恶心谁呢?
我好像不是在看剧,而是在看某个大作家写的随笔(还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太舒服了😌
差不多是《百年酒馆》后最好的生活小品剧了,老年损友们的幽默、机敏、学识、智慧都藏在里面,而这股外喜内悲的范儿也是一脉相承的。能看到两位老爷子生龙活虎从头到尾打嘴炮也非常满足了。
风趣絮絮叨叨 。二位人至晚年 ,开始看破说破。一种面对死亡,又怕又不承认自己怕的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