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航班

United 93,颤栗航班93,联航93,联合93,93号航班

主演:J.J. 约翰逊,Gary Commock,波莉·亚当斯,奥珀尔·阿兰丁,斯塔拉·本福德,大卫·阿伦·伯施理,理查德·贝金斯,苏珊·布洛马特,克里斯蒂安·克莱门松,丹妮·狄龙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法国语言:英语,阿拉伯语,德语年份:2006

《93航班》剧照

93航班 剧照 NO.193航班 剧照 NO.293航班 剧照 NO.393航班 剧照 NO.493航班 剧照 NO.593航班 剧照 NO.693航班 剧照 NO.1393航班 剧照 NO.1493航班 剧照 NO.1593航班 剧照 NO.1693航班 剧照 NO.1793航班 剧照 NO.1893航班 剧照 NO.1993航班 剧照 NO.20

《93航班》剧情介绍

93航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用另一个角度,另一段历史,来怀缅9•11,来激励人们继续齐心向前。 就在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遭到恐怖袭击的那个黑色日子,新闻报道了一场灾难——93航班被恐怖分子劫持,之后坠落在宾夕法尼亚洲,机上45人全部罹难。 社会广泛猜测,航班上的恐怖分子本来打算把飞机用以袭击华盛顿。 然而机上所有乘客和工作人员却一致抗敌,力挽狂澜,以自己的牺牲保住了更多人的性命。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迈阿密的一夜真的要去航海第一季读心师海之梦圣诞钟声周而复死杀入爱情路爱情交叉点巴黎书店时间尽头的房屋少年派2牧野诡事之寻龙手艺第三季大幻术师2幸福终点站银幕上的展览:霍珀惊天大劫案无间风暴寄了一整个春天网红拜伦湾大漠高墙书店的骸骨店员本田君龙门驿站之新嫁衣独角兽塞尔玛听爸爸的话!毛毯猫金牌班长消消气第一季京骚戏画2

《93航班》长篇影评

 1 ) 撇开政治,只谈人性。

当American 11失去信号的时候,当一位控制员说出怀疑飞机被hijack的时候,当所有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见CNN breaking news正在播放的画面中twin tower浓烟滚滚的时候。。。

美国人震惊了。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位被采访的罹难家属说,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几率太低了,可是它还是就这样发生在了你最亲的人身上,这才是最令人伤心的部分。

当第一架飞机撞上世贸中心大楼,看着电影让人最无奈的部分在于,根本没有人能证实这就是失踪的American 11,从电影里真实的反映出人们在这种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的迷失和无助。

所有地面的工作人员,军方,民航局...没有一个人能做出正确而有效的判断了。

大家只是在说着,keep watching, keeping going, keeping tracking, hurry move, where is the god damn military coordinator? when can I get the order from president?...整部电影最让我欣慰的部分在于可以看出导演在电影最大限度的努力还原故事的真实性,我看到很多豆瓣上的评论都觉得电影人物刻画不够丰满拉,电影情节不够戏剧化阿,然而我觉得导演要的正是这种效果,no one will be a hero in this story and no one was.看完电影以后,DVD还随片附送了bonus features: 演员与罹难家属见面的纪录片,看完以后才知道,导演以一颗虔诚的心在拍摄一部纪念遇难者的真实情景再现片,说是电影,但他却并不想在任何人物上添油加醋,更没有突出哪一个人物,而是平易近人的,近到让看的人以为自己就置身于这场不可思议的灾难里。

在这样一场世纪大灾难面前,在人性面前,没有人能说怎么样抉择才是最好的,也许没有什么能防止这一场灾难,灾难让人心碎,也同样让人无力,一些永远无法忘掉的美好回忆,一些永远无法抹去的巨大伤痛,一些永远无法停止的思念,一些仍然需要继续的生活。。

Death may not be the worst, but how and why people let this happened may be the most heart-breaking part.逝去的遗憾就这样随着影像永远驻留在那一天,September 11, 2001.

 2 ) 以英勇无谓人性的光辉,去唤醒糜烂劣根的灵魂

影片全片令人窒息,很久没有遇到这样一部从头至尾都让人处于这样状态的电影了。

关于911,我一直都没有深入的了解,而看这部电影让我仿佛真的置身在了那天的惊悚与恐怖之中。

911的背后,一方面是air traffic control centers的调度失误和手忙脚乱,一方面我却看到了那崇高的人性。

之前就听说过the world trade center被撞后里面的人员是怎样井然有序的疏散的,这就足以让我佩服他们的人口素质。

而这部电影,是以当天被劫持的四架飞机中唯一没有命中目标的UNITED93为视角,向我们展现了在遭遇hijack之后,在得知那些混蛋的目标是白宫之后,在认识到不采取反抗只会带来更大的牺牲后,机上的passengers最终采取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反抗。

随着音乐推向高潮,慢镜头展示着反抗者前赴后继突破驾驶舱的情景,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我真的以为这些乘客最终可以顺利的解救自己,可是,他们制服了携带炸弹的人,冲进了驾驶舱,夺回了驾驶拉杆后。。。

一切都太迟了,镜头中我们从驾驶舱的大玻璃看着飞机几乎以垂直的姿态和飞快的速度。。

离地面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然后电影在此结束,留下五秒的黑暗和死寂。。。

却无法平息我凝重的心情,几乎窒息。

谨以此片献给所有在911中逝去的人们,更以祭奠93号航班上那些英勇的反抗者们。

没有他们,白宫将会是第四个遭到毁灭性袭击的建筑。

我想说,那些反抗者是成功的,虽然飞机最后坠毁无人生还,但是在他们身上展现的光辉却会一直闪耀下去。

如若全世界的人都有这些反抗者的英勇胆识和自我牺牲精神,那恐怖分子还会如此猖獗么。

不仅是美国人,全世界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或许这可以唤醒许多糜烂劣根的灵魂。

 3 ) 不可錯過的電影

如果你打算看這齣電影, 都是看過了才看這篇文章吧, 因為會提到許多內容, 影響你對電影的欣賞. 我只可以告訴你, 這是一齣不可錯過的電影, 一個歷史見證, 一套有如紀錄片的電影."United 93"(聯合 93)導演是英國的Peter Greengrass, 之前較為人熟悉的製作有2004年的"The Bourne Supremacy". 一齣沒有荷李活巨星的電影, 有的是歷史的重演. 全齣電影111分鐘, 相信我的心跳一直維持100以上, 全程目不轉睛, 對於有十多廿人在眼前進出坐位上洗手間完全不明所以, 氣得我要出口罵人. 就像看"24"那種從第一分鐘至電影的最後一分鐘, 都是那麼刺激緊張. 觀眾的感受就像現身歷史當中, 看見一幕一幕重演, 所有有份擔演的角色/人物都蒙在鼓裡, 而我們卻一清二楚.看到的是不斷穿插數個機場控制中心的畫面: Newark/NJ, Boston Logan, Cleveland Ohio, Northeast Air Defense Sector (NEADS), 和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FAA)及工作人員在2001年9月11日那天早上那數小時的一切和UA 93乘客登機前在候機室的情況, 他們及劫機者的心路歷程及整個劫機過程及終結. 許多的對話, 尤其是控制中心工作人員那些術語, 電影畫面反而不是特別豐富.世貿中心(WTC)第一次在銀幕上出現是劫機者在UA 93航機上向窗外望, 世貿中心就在那短短兩三秒出現在窗角一處, 飛機從Newark往San Francisco去, 目標是國會山莊. 世貿中心第二次出現是Newark機場控制中心人員在混亂中仍不知道失蹤了的班機究竟往哪兒時, 向外望到世貿中心被一懷疑小型客機撞中. 接著是控制中心把他們的螢幕轉看CNN時見到的世貿中心. 每一分鐘, 感受像在看紀錄片, 有點像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的"Air Crash Investigation"和電視劇集"24", 但又真實得很.記得2001年9/11那天, 我就和家人在家中, 整晚都看著電視, 多個海外及本地的新聞電視台都看, 當天的感覺是麻木, 是不知所措. 這天, 見到UA 93航機上的乘客紛紛打電話給家人說最後的說話, 感覺和五年前有點不同, 時間沒有沖淡一切, 換來的消化了的震撼, 眼淚不其然地流下來.五年, 事件發生後的五年, "United 93"後, 接著還有Oliver Stone的"World Trade Center", 有人問怎麼要五年後才有這兩齣9/11的電影. 個人覺得, 人們需要這些時間去消化, 去療傷. 不論是受害/遇難者的家人及所有美國人民及紐約市民, 以及殉職的消防員及警員和其他前線救護人員, 亦是我們所有在世有份見證這個歷史的人們. 9/11五週年將至, 這兩齣電影的出現是正合時宜.

 4 ) 从追风筝的人 到塔利班 到911 再到93号航班..

没错 感觉像是蝴蝶效应一样看到这部电影最开始是重温追风筝的人 比故事本身更吸引我的还是小说里的背景原本那么美好的喀布尔 被苏联侵略 被塔利班控制..整个城市大变样 最后连风筝也被禁止了因为看过电影 在看书的时候喀布尔残破的样子一遍遍在回放 打心底里为阿富汗人民可惜= =所以看完之后 就特别想去了解塔利班的发展史和背景其实很早之前就看到过塔利班 还是在某个新闻上看到的?

包着白色的头巾 大胡子 扛着枪总是一起坐在卡车上..反正就知道他们是恐怖组织,并且制造了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 我那个时候还在干嘛呢?

那个时候我刚好8岁 好像刚上小学二年级怪不得我对这件事情一点印象都没有 因为对整个童年记忆都很模糊..后来上历史课隐隐约约学到了一些吧 不过历史老师也没有延伸出来说所以也是这几天看塔利班的事情 才深入了解了的当然这过程也看了一些阴谋论 说这是美帝自己搞出来的花头其实看完93航班这部电影之后 怎么说都不会相信这是美帝自己弄得如果是的话 这个民族也未免太太太太可怕了总共4架航班 如果不出意外 分别都会撞上世贸大厦 五角大楼 白宫然而因为93号这架航班晚点了 所以恐怖分子的计划才得以没有实现对这部电影的评价 我想了想 用“很真实”来形容最为恰当了电影情节的紧凑感和紧张感可能不及其它一些灾难片 但是我觉得非常真实 飞机上乘客的反应 惊恐 绝望 航空管制局(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叫)一开始的不在意 军方焦急等待总统下达军事命令时候的无奈..感觉是真的很真实回到了2001年9月11日那天 目睹了整个过程包括93号航班上乘客们一开始的害怕 畏惧到绝望 再到最后奋起反抗以及他们说的话 都跟在网上看到最后打捞上来黑匣子里的一致 可以说做到了高度还原 也是谢谢这部电影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人民的团结和勇敢我记得谋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93号航班只差一点点就可以成功 可能只是差了几秒钟”没错 电影里也是这样的 只差那么一点点时间 他们就可以把飞机拉高只差那么几秒钟的时间 他们可能能回到家人的身边然而没有如果 这么多条生命 还是最终葬送在了宾夕法尼亚州香克斯维尔的一片空地上..我是很佩服那些乘客的勇气的 问身边的男票如果你在那个飞机上 你会挺身而出吗?

他犹豫了..带头的那些大个子真的很有勇有谋 虽然炸弹是假的但是那一刻冒着生命危险冲上去 是真的很佩服了哎 = =最后希望911事件所有牺牲的人都能安息你们那么美丽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那一天谁能想到呢?

自己的生命会以这样的方式而结束希望世界永远和平 再也有没有恐怖袭击 再有没有战争和杀戮

 5 ) 我再也不想看第二遍

最开始我不知道这是讲9.11的片子,最开始我也是个文盲,压根不知道那天有四架飞机被劫持。

到一半的时候,我还以为乘客的反抗会成功。

毕竟他们甚至有一个退役飞行员在机上,要是电影的话,这架飞机是怎么也不会坠毁的。

可是,这是现实。

而我,还是想的太简单。

这是真正的,我们每个人碰上都只能无奈的接受的现实。

随着镜头从飞机的驾驶舱望出去最后一团漆黑,并且出现字幕说这架飞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坠毁并且是唯一没有到达目标的飞机时,我还不敢相信的又回头看了一遍最后的部分。

结果就是,看到那个退役飞行员在乘客和恐怖分子的搏斗之间,费劲的伸出手去拉操纵杆,一边大喊着"I can't hold it!"然后看见草地,世界颠倒,一片漆黑。

我坐在电脑前,觉得好像莫名其妙的被人打了一闷棍。

心里空空荡荡的。

不知道应该有什么想法,但是我就是想,这个电影我再也不想看第二遍。

其实作为一个局外人又能说什么呢?

又有资格说什么呢?

悲伤也不过是别人的悲伤。

9.11之后的第二年,我在美国念书,纪念日那天,学校举行了活动,大家都带着花。

9.11之后好几年,我还是在美国念书,纪念日那天,校园里那块随便给学生涂鸦用的石头上被人喷了白色的漆作底,用红色的字写了"Never forget 9.11"。

参加活动的人是什么心情,写字的人又是什么心情,我可能永远也理解不了。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也不曾失去的人,其实永远也无法理解痛失所爱的人。

而这个真实发生在人类历史上的事件,不是“失去”那么简单的事。

--飞机上每一个遇难的人都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片尾的时候,他们的名字并排显示在屏幕上。

我一直在想,那些演员去演这部电影时是怎么想的。

看着屏幕上出现的冒着黑烟的世贸大楼,震惊的表情不用刻意表演就能做的很真实了吧……演机上乘客的演员,在摄影棚里的狭窄的机舱布景里,也不知道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但是最让我想要探究的,是那些演恐怖分子的演员的心情。

到底是怎么决定要去演的呢?

是为了什么演的呢?

要演这样一部电影,对所有演员来说都是一场考验。

恐怖分子中唯一会开飞机的那个人,临上飞机之前,对着妻子儿女的照片告别。

美国人好像很喜欢这样的情节,记得以前看<珍珠港>,一个日本轰炸机飞行员曾经把家人的照片别在飞机仪表盘旁边。

最后在飞机上,乘客纷纷打电话向家人告别,说得最多的话就是,"I love you."告诉我爱的人,我爱你。

俗得快脱水的情节,却每次都把我感动的快要趴在电脑前。

--这片子,我真是再也不想看第二遍,看了一遍能憋闷一个星期。

 6 ) 但愿永远不会有下一个“911”

有人说“911”像悬在空中的太阳,在那儿散发着热度,却不敢直视。

我觉的它更像一个烫手山芋随着时间的流失,这过去的5年里,慢慢的凉了下来,让电影人们更多的敢去正面,客观,冷静的去面对。

虽说在911的第二天,艺术家们就开始行动了,纪念活动在原来大厦的遗址{归零平地}上开始了,摄影的,作曲的,编剧的,画画的,写小说的一拥而上,创作的灵感像火山一样爆发着。

只有电影在沉默。

虽说在以后的几年里,有象《911事件薄》2002;《告诉尼古拉斯》2002;《The Guy》2003;《华氏911》2004;《窄门》2006;《市民义务》2006;《巨大的惊喜》2006;《空城》2006;但这些电影都是在讲911给人们所带来的改变影响。

对于这样真实的灾难,却缺少一部客观纪录当时情况的影片,这在电影界当然是不可能的,于是《93号航班》千呼万般使出来。

尽管是在一个早以知道结局的电影里,而且是真真实实发生的事件里,但是《93号航班》还是用其所用的表现的形式来还原911还是相当完美的。

虽说有个别演员的业余表情,也许还有其他瑕疵,但那完全是可以忽略不记的,只因为影片里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所用的表现形式也是尽量接近真实本来面目,在真实面前一切艺术表现都是苍白的,这点又让我想起昆大师的那句-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不过上帝一思考,人类也发笑。

呵呵,木大师也。

影片的开局也处理的很有意思,劫持93号航班的那4个人,2人住一间,在临行前进行肯定要做的祷告,看着他们拿着经书在默念,朝着真主所在的方向三叩九拜,最后他们中操作飞机的也是大声的念着经俯冲下去冲向草地,这让我想起了《天堂此时》中所描写的恐怖份子。

这样做是为了淡化了他们恶行,尽量不刺激死难者家属的神经的吗?

其中一个念经时,导演不时的将镜头切换为夜景下的城市,念经声仿佛是对美国的诅咒,让人悲凉。

片子最后说93号航班坠毁4分钟后航空中心才知道93号被劫持了,离它最近的战机有100英里。

足见当时航空中心早已被之前那三架成功撞击目标的飞机弄的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这让人联想到前2周英国发生的又一次恐怖袭击,幸亏的是及早发现,成功截获。

达尔文说过”能够存活下来的不是最强大的物种,也不是最聪明的物种,而是对变化做出最快响应的物种”。

这句话也适合93号上的乘客。

在最后能救93号航班上乘客的,也只能是他们自己。

要是他们再能早一点go,go,go,也许还真能活下来,哎。。。。。。

只是纪录。

 7 ) 吾等行善与恶皆奉主之名

如果让我来拍一部关于93航班的电影我会如何构思?

也许要从乘客们在这世上的最后一个晚上开拍,他们中有人任性地伤害了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有人为了工作而忽视了家庭忽视了本可以轻松快乐的生活,有人正为了即将到来的旅行而兴奋不已,有人则万分期待着千里之外久违了的重聚……俗套吗?

的确俗套,这却也正是许许多多灾难片的惯例开场,我们所习惯了的煽情前奏。

于是,当93航班以劫机犯们的虔诚祷告拉开帷幕时,我知道这将会是一场绝对不同寻常的体验。

其实在这部电影里真正属于93航班的部分只占了六成,其余四成对911事件进行了全景的演绎,这是一种很大胆的尝试。

镜头在航空局、调度室、控制台、军方司令部间穿梭来回,气氛由轻松闲散渐渐转为紧张窒息与凝重,过渡得非常自然,也完全掌控了观众的观感,使观众从始至终都处于紧张的高涨的情绪中,而不是从劫机开始的那刻才进入状态。

关于93航班中究竟发生了什么的争论至今仍未有定调,航班最后的坠毁是因为乘客们的积极反抗还是劫机犯本身的意图我们不可而知,也不是这部影片的重点。

影片里没有所谓的孤胆英雄的登场,每一个人都惧怕死亡,甚至是最后冲上前去的那群人,支撑他们的不是什么伟大的信念,而是对死的恐惧。

也正是因为这种倾向写实角度的切入,才更能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英雄们”颤抖着,哭泣着,却也深知此刻“没有人可以帮助我们”,目睹此情此景,大概无人不会动容吧。

而对于劫机犯,影片也是下了笔墨而并非只将他们当做脸谱化的道具。

从候机室向电话那头的爱人匆忙道一声“我爱你。

”,到日出的霞光透过窗户勾勒出他们祷告的身形,导演似乎是在试图柔和他们的形象,为他们找出人性尚存的证据。

这也是在以往同类型的影片中难得一见的(尤其是在911真实的大背景下,导演的这番作为必定会引发争议)。

整部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镜头是在临近结尾剧烈颠簸的飞机上,不论是乘客还是劫机犯都在向各自的神明祈祷——不论是向生还是向死,行善还是行恶,他们心中口中称颂的都是主之名,这真是一番诡异却称不上违和的场景。

 8 ) emotionally challenging

也许以后回头看,它不是最好的关于9/11的电影,但是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它已经足够好了。

之前所有对于93号上的乘客英勇搏斗的故事表示质疑的人们应该可以停止了。

他们在死地中求生的决定,是本世纪最值得人们纪念的精神。

他们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英雄,他们恐惧,绝望,对家里人说“I'm not OK, I might not come home“。

但是当得知自己坐的航班是自杀性任务的时候,他们别无选择地出发了。

我无法想象他们的家人在和他们通电话时候的心情,虽然演员们演得非常到位。

有人提出来说片子的儿童太多了,有赚取观众同情的嫌疑,不过事实已经如此残酷,导演完全无需添油加醋。

最让人难以承受的是当Mark的妈妈根据爸爸(或是爷爷)的指示,在手机留言中告诉他要尽力夺回飞机的控制权,然后失声痛哭的场景。

如果你真的把自己置身于彼时彼地,你很难不被那种痛苦所击倒。

我感谢这部电影的剧组,他们用尽可能少的表演发挥,来尽可能多地还原真实。

真实的力量是具有压倒性和摧毁性的,我可以对《独立日》和《空军一号》之流不屑,但我没法拒绝"United 93"这样的故事。

故事情节和一些大片比起来甚至显得缓慢,单调而没有高潮。

可是在这样的历史面前,导演的花样显得无足轻重,真实变得如此宝贵。

里面的恐怖分子的表演也显得恰如其分。

我们不知道他们的背景,心理。

他们出现了,行动了,结束了。

有个美国人评论说他认为其中的恐怖分子拍得面貌不够凶残,有必要吗?

作为一部目的在于还原历史的电影,任何形而上学的东西都是不必要的。

总体而言,United 93堪称完美。

不过,在你去看之前,还是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至少,我在看完之后的心情是非常非常压抑的。

 9 ) 颤抖与感动

首先强烈谴责恐怖分子无视生命这一人类最基本权利的无耻行径,他们毁掉的不仅仅是一幢大楼,不仅仅是多少多少生命,还有更多更多无辜而美好的心。

这是一个基于悲惨而崇高的事实,添加了编剧导演必要的想象而成的对93号航班上死难者及其家属朋友及全体美国人、全体向往和平安宁友爱并为之努力的人类的纪念。

影片开头不厌其烦地给出每个人在登机口检票时机票上名字的画面,用意也正在于此。

前半部分,我全身一直处于不由自主的颤抖之中,不得不抓住自己的身体极力抑制。

在某些部分几欲动情落泪。

无尽的颤抖之中,希望有人抱抱我,温柔而有力的拥抱,爱的拥抱。

不论是坐在被恐怖分子劫持的93号航班上的我,还是焦虑无力地守在电话和电视旁边等待爱人的消息的我,抑或是精神已经蜷缩在椅子里的我,都这样希望着。

这一段死亡的逼近、紧张的气氛、爱的交流交织得很好。

从伊丽莎白和母亲的电话开始,节奏趋缓,紧张的气氛有所松弛。

我的颤抖也终于停止了。

这一段让我略有不满。

虽然说先扬再抑最后扬确实是一种可取的情绪起伏的处理方法,但导演你没有处理好的说。

乘客们的家属对于乘客们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有不同的看法,但都出于对他们的爱。

只不过有些人看得更远,爱得更大——老年人嘛,总是在这方面更值得钦佩些。

高潮时刻,是很感人的,悲壮而决绝的感人,尤其是看到在驾驶舱里某位男性乘客捂着腹部流血的伤口依然向前走的时候。

结尾出现了坠机现场经历春夏秋冬之后,青草渐渐覆盖了痕迹的画面。

视觉奇观。

但坠机之痕迹可覆盖,失爱之伤痛可弥补吗?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成功之处在于其乃根据真实故事改变的特性,其不够成功之处,亦在于此。

 10 ) 保守一些,真实一些

如果不是那件真实的故事,这本是一部稀松平常的好莱坞惊悚片,但事实和人物如此真实,让人看到一半以后就开始无比难过。

我想起七年前,那天我们赶着打开电视收看这一突发状况,当第二架飞机撞上去的新闻传过来的时候,有些人甚至还在雀跃。

我想他们其实并不是残忍的人,但撞击的那一瞬间可能点亮了他们激进的睾丸。

那之后很久我母亲都不喜欢我坐飞机,而我却还是习惯过一两个月就飞一飞的生活,也没想过如果是我坐在United 93航班上,我会干什么,是拼了老命杀到驾驶舱,还是赶紧把一辈子没说完的话和父母爱人说。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死人,但无疑被激进的伊斯兰主义分子给杀死的人是非常无辜的,就像前几天的那些人一样。

这个电影的技巧远非完美,但是我想它会比很多技巧完美的电影流传更久。

《93航班》短评

热锅上的蚂蚁。《华盛顿邮报》指出,尽管美国1968年就开始有空警,“911”恐怖袭击发生时,美国只有约30名联邦空警。

4分钟前
  • 寒狐居士
  • 还行

全片手持运镜,老实说开头近一小时在指挥中心的戏份太琐碎太凌乱始终不能入戏,从镜头转向飞机上一个个人的时候,出色的室内调度让临场感和紧迫感瞬间爆棚。结尾的黑屏和字幕是我近些年最让我久久难以平复的观影体验了。

5分钟前
  • 亲切的昊子
  • 推荐

调度室里的戏份太冗长,劫机和反抗不到三分之一。还有乘客们早些反抗就没事了,也不会坠机,乘客里有会开飞机的。

9分钟前
  • djj
  • 很差

前面太长,不过最后一刻还是觉得心里一沉

12分钟前
  • kenda
  • 还行

剪辑过瘾,剧情渲染力强,一部不忍心看第二遍的经典

15分钟前
  • 哈酷
  • 力荐

不知道这部电影该归为哪一类。纪实?可是很多情节都是虚构的而没有还原真相啊。如果真的能够还原事情真相,那这部电影绝对9分。犯罪?这也太不刺激了吧,美国人把阿拉伯人都想成了傻子了吗,去劫机都不好好准备,带个假炸药带两把手指长的匕首级上了?!所以,真的没什么好看的,纯属浪费时间。

20分钟前
  • 无谈
  • 较差

我还引用过这部电影发表过一个特别傻逼的言论

24分钟前
  • 木棉
  • 还行

PPTV 1520 外公家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009934/

28分钟前
  • 翁小样
  • 还行

911的故事片,小制作、没名角、编剧和导演都没想好要表达什么,有史以来最差的电影。

31分钟前
  • 哆嗦哆
  • 很差

镜头太晃了 头晕 和《孟买酒店》比显得差强人意 可能也是导演更想把它当作一部平铺直叙的纪录片 从受害者角度叙述的事件往往更动人心魄 直射人心 而电影前1/2都是在讲航站/塔台/军方的反应(已经2架飞机确认遭遇劫持了 军方才刚刚派出救援机and it turns out一点用都没有)历史上又一次 机上人员只能靠自己活命 所以太多笔墨花在执行方上面 看到的只有混乱和失望 没有及时止损更没有last minute的英雄救援

34分钟前
  • 邋遢咸鱼
  • 较差

保罗特有的写实主义风格。最后十分钟很精彩。

39分钟前
  • 猫知道
  • 推荐

有些逻辑上的问题 但还是能感觉到 人在死亡面前的某种信仰

40分钟前
  • 还行

惊心动魄,节奏紧张,剧情在国家空管、地方航管、军部间来回调度,体现突发事件应急不畅和93航班人员英勇自救的情景,虽然结果如现实般冷酷。

43分钟前
  • 小蚂蚁
  • 还行

就电影本身来说只是伪纪录片,杂乱虚晃以达到还原现场的目的,但只能浮于表面。就真实事件来说,我们憎恶诅咒所有恐怖分子,对于这些骷髅头只一句话:希望死绝。最后,世界和平。

48分钟前
  • S E P T
  • 较差

乱七八糟,罗里吧嗦,可惜了好题材

52分钟前
  • 枝枝
  • 较差

看得出导演想要尽可能的还原现场,正由于画面情节真实感强,细节处理的到位,电影看起来有些琐碎乏味,当然它本来就不是以观赏性取胜的。最后几分钟很震撼人心,尤其是那片刻的黑屏。所以不会被美国人待见,这是赤果果的揭伤疤啊。

57分钟前
  • 酥皮儿
  • 还行

不停的说,不停的说,不停的说,我看的是话剧?

1小时前
  • Bastogne
  • 较差

9·11过去十年有余 回头看此片依然为那次灾难心有余悸 只是电影关注的更多是措手不及 凌乱剪辑以及过多的地面戏份 削弱了93号航班踏上已知末路的悲壮感

1小时前
  • 小河子
  • 还行

最近迷恋纪录片所以选择这部纪录片电影。真实再现93#航班在2001.9.11的生死轨迹。没有态度只留真实。

1小时前
  • Goodbye薇安
  • 推荐

片末人们尽管力挽狂澜,但却无力回天……无数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着爱人、家人、梦想……却在这一天灰飞烟灭。只愿世上再无纷争……

1小时前
  • 国王KING
  • 推荐